(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眼下,百色市凌云县伶站瑶族乡均亭村多年生水稻种植示范点400余亩的“云大25”多年生水稻已进入成熟收割期,为准确掌握多年生水稻生产形势,该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农技人员来到均亭村开展多年生水稻测产验收工作。
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查看水稻长势,并按照农业农村部测产方法,对种植“云大25”水稻品种的田地随机选取3个田块进行现场实收测产,经过测面积、收割、脱粒、称重等环节,测出“云大25”亩产量为460.39公斤,为新品种推广种植奠定基础。
据了解,“云大25”水稻品种耐旱、耐盐碱,具有底端优势,该品种从地下节位先发芽,收割完又可以出芽,可连续免耕收获3至4年,农户不需要再购买种子、育苗、犁田、耙地、插秧,减少劳力、资金、时间的投入,这对农民来说意义重大,同时免耕技术对保护农田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多年生稻具有广适、高产稳产、多年生性强等特点。可实现种植1次,连续免耕收获3至5年,每年可收获2季。”伶站瑶族乡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伍艳红介绍道。
“我是第一次种植这个品种的水稻,这批收割完后会继续施肥,如果下一季收获达到期望值,我会扩大种植面积。”农户王高尚对本次测产的数据很满意。
据统计,该县2022年早稻总产量1548.79吨,今年预计总产量达1670.13吨,产量实现逐年提高,为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多年生稻高质高效栽培技术,加快在适宜区的推广应用,使其发挥更大增产增收效益和生态效益。”凌云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林秀深说。
近年来,凌云县严格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推动良种、良法、良田的深度融合,多措并举,通过落实国家各项粮食惠农政策、抓好粮食扩种和撂荒地整治工作、农技人员下沉一线到田间地头加强农技指导等方式,稳定粮食生产,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
来源:右江日报
作者:黄金鱼 王霞